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跟团游 跟团游

日军进攻南京路线和兵力图_日军进攻南京路线和兵力图

ysladmin 2024-05-03 人已围观

简介日军进攻南京路线和兵力图_日军进攻南京路线和兵力图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日军进攻南京路线和兵力图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观点。1

日军进攻南京路线和兵力图_日军进攻南京路线和兵力图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日军进攻南京路线和兵力图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观点。

1.中国历史战争:南京保卫战

2.南京是怎么被日军攻陷的?

3.1937年日军从上海攻到南京经过哪些城市?

日军进攻南京路线和兵力图_日军进攻南京路线和兵力图

中国历史战争:南京保卫战

       中国历史战争:南京保卫战

       双方激战

       1937年12月1日,日军占领镇江、句容、溧水,突破南京外围及复廓防御阵地,直逼南京城垣。

       中国守军与日军展开了空前的拼死决战。南京保卫战开始,蒋介石任唐生智为南京卫戍部队司令长官,指挥8.1万国军抵抗作战。4日,南京作战外围战开始。5日,日军的各个小部队开始从间隙穿插与国军第66军发生交战。7日,日军兵临城下,松井石根司令官从空中投函唐生智劝降。唐生智不予理睬,继续命令各部队“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日军三路进攻势如破竹,南京外围战略要地相继失陷。很快日军就突破南京外围一线防御阵地。 ?

       9日,日军进抵南京城下,并用飞机向城中投撒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致中国守军的最后通牒,进行劝降。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对松井的最后通牒不予理睬,并于当日下达了“卫参作字第36号”命令作为回答。企图以“破釜沉舟”的精神背水死战。

       10日,日军发起总攻,向雨花台、通济门、光华门、紫金山第3峰等阵地发起全面进攻,战况较9日更为激烈。特别是城东南方面,因复廓阵地已基本丧失,日军直接进攻城垣,所以形势尤为严峻。

       11日,日军第16师团猛攻紫金山南北的中国军队阵地。紫金山及其以南地区,教导总队坚决抗击。激战终日,日军毫无进展。 ?

       中方撤退

       12月12日,从拂晓开始,日军飞机大炮密集向各城门集中轰炸,城墙四周房屋倒塌,城墙洞开。战至中午12点,雨花台被日军占领,紫金山第二峰沦陷,中华门和中山门被日军突破。唐生智下达突围、撤退命令,中国军队的抵抗就此瓦解。撤退时组织无序,场面相当混乱,又造成大规模死伤。12月13日拂晓,日军山田支队未经战斗即占领了乌龙山。宪兵代司令萧山令指挥未渡宪兵,辗转冲杀,终以弹尽援绝,力竭阵亡,以自己的义举,实现了“誓与南京共存亡”的诺言。12月14日,根据中国大本营的指示,唐生智在临淮关宣布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撤销,撤至江北的卫戍军部队改隶第三战区。南京保卫战基本结束。?

南京是怎么被日军攻陷的?

       1936年3月9日,日本法西斯分子光田弘毅上台组阁,完成了日本政权的法西斯化,日本军事法西斯专制体制基本形成。1937年底,德国唆使奥地利纳粹分子不断制造事端,为德国公开出兵干涉寻找借口;次年3月12日凌晨,德军越过边界,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整个奥地利。

       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后,为了迫使中国政府投降,大约20万人又乘胜兵分两路进攻南京。中国守军节节抵抗,从而揭开了南京保卫战的序幕。

       11月13日,北路日军发起进攻,沿沪宁线西进。同时,日军舰队也沿江而上,配合地面部队进攻。15日起,日军陆续向常熟、苏州等地发动进攻。国民党军队抵挡不住日军的进攻,便于19日退守无锡——江阴线。24日,日军又向无锡发动进攻,无锡守军不战而逃。29日,日军又乘胜攻占了常州。至此,国民党左翼军队除一部分退往南京外,主力转移至浙、赣、皖山区。与此同时,南路日军也于13日沿沪杭路西进,19日便占领了嘉兴。之后,便兵分几路向南京进发。截止到12月6日,进攻南京的各路日军,已经先后抵达南京外围,对南京形成了三面包围。

       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蒋介石连续召开了三次高级幕僚会议,集中讨论对南京是守还是撤的问题。最后任命坚决主张固守南京的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负责南京的防卫。

       12月7日,日军兵分三路,在重炮、飞机、坦克的掩护下对南京外围发起了大规模全线攻击。南京外围阵地的中国守军虽然大多是从淞沪前线撤退下来的,十分疲惫,但面对日军的侵略,依然不怕牺牲,奋起抵抗,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两天的激战,中国守军伤亡惨重,被迫退守城廓阵地。

       10日,日军各部逼近南京城下,向南京城廓及城外雨花台、光华门等处同时发动进攻。日军的飞机、大炮和坦克对各据点展开猛烈的轰炸。下午,日军用炸药炸开光华门,100多名日军趁机从突破口冲入城内。中国守军奋勇还击,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将入城日军全部歼灭,夺回了阵地。而此时,中国军队向南的退路已经被日军切断。

       12日,日军继续向雨花台发动猛攻,中国守军伤亡惨重。正午,雨花台主阵地被日军攻占,大批日军趁机涌入城内。接着,日军又用大炮猛烈轰炸中华门,中华门附近城墙被炸开数处缺口,大量日军拥入城内。随后,日军又攻破中山门、光华门、和平门,进入城内。

       在这种形势下,唐生智鉴于南京无望守住,便决定放弃南京。12日晚,他命令部队向城郊突围撤退。但是,当时城内秩序已经非常混乱,命令下达后,南京国民党守军只有两部按照命令采取城郊突围方式,于当晚突围出去。其余各部都争先恐后地涌向下关江边。由于人多船少,互相争渡,互相残杀,造成种种惨状。结果,经过一夜的争渡,只有唐生智的司令部和其他少数人过江。其余未能过江者,都被追上来的日军杀害。

       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日军入城后,大肆烧杀*掠,对无辜的中国军民展开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的罪行。据统主,被日军残杀的中国平民和俘虏多达30万人以上。日军在屠杀和奸*的同时,还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四处放火,南京城内一片狼藉,变成了真正的人间地狱。

       南京保卫战,由于国民党军事当局的消极抵抗、准备不周以及军事指挥上的失误,导致了最终的惨败,这是一个沉痛的教训。但中国守军在抗战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精神,将永载史册。

1937年日军从上海攻到南京经过哪些城市?

       日华中方面军突破吴淞线后,于11月22日向大本营建议:“为了解决(中国)事变,攻占中国首都南京具有最大的价值”,“应乘敌人的劣势攻占南京。”24日,日陆军参谋部作战部长下村定在御前会议上介绍陆军作战计划时,提出华中方面军的任务是:利用上海及其周围作战的成果;不失时机地果断地向南京追击。据此,华中方面军从11月下旬开始,分南、北两路向南京方向进犯。至11月底,南北两路日军逼近南京。

       南京是当时中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但是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言,素为不战之地。因此,保卫南京不能以城区为重点,只能以其外围作为屏障。自日军占领上海、中国几十万大军在日军追击下向西撤退后,国民政府已无信心保卫南京,但是蒋介石担心在全国强烈要求固守南京和布鲁塞尔会议正在举行之际,如果轻易放弃南京,势必遭到国内的反对,在国际上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在犹豫之中,蒋介石于11月下旬连续三次召开高级将领会议,讨论南京防守问题。最后他否定了作战厅长刘斐等人关于作“象征性防守”和“适当抵抗”的建议,决定固守南京,并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军司令长官。随即调集8个军计13个师,加上其他部队,共约15万人,并进行了防御部署:在南京外围,设置第一道防线,以5个军分别防守;在南京复廊设第M道防线,以2个军外加教导总队、宪兵队防守。

       12月1日,日军大本营下达第8号敕令:“华中方面军司令官须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当天,华中方面军决定用6个师进行南京作战。12月3日,日军分三路向南京方面进攻:北路1个师从镇江过长江,西进六合,攻占滁县,切断津浦铁路。南路1个师和1个支队从泅安和广德出发,经宁国和郎溪、石臼湖,占领芜湖和浦口,堵住守军的退路;中路4个师从正面向南京攻击前进,于12月7日进抵南京近郊。至此,日华中方面军已完成了对南京城的包围。

       12月7日,蒋介石离开南京前召集少将以上守城将领训话,重申南京地位之重要,不能轻易放弃,并要求大家听从唐生智指挥,共同负起守卫的责任。8日,唐生智下令第一线守军退至复廊阵地继续抵抗,并采取禁止北渡长江等措施,决心背水一战。9日,日军集中5个师开始向守军复廊阵地全面进攻。光华门城垣首先告急,日军一部两次突入城内,均被守军消灭。日军受挫后,便于11日集中2个师猛攻雨花台和中华门,并对该地区进行昼夜轰炸。守军第88师拚命抵抗,2个旅长均壮烈牺牲,终因部队伤亡过重,雨花台和中华门相继被陷。战至12日晚,紫金山亦被日军占领。与此同时,各城门均告失守,中国守军与从中华门突入的日军展开巷战,南京危在旦夕。12日下午,唐生智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向守城部队下达了突围的命令。当时南京城已呈现混乱状态,除少数部队从正面突围出去外,大部分部队涌向下关,造成严重失控和极度堵塞局面。不少人挤死在城门洞里或淹死在江里,更多的人则在日军飞机和机枪扫射下丧生。12月13日,南京陷落。

       12月中旬,日华中方面军又令第18师配合第101师向浙江杭州方向进攻,12月24日占领杭州。至此,京沪杭地区便成了沦陷区。

       南京保卫战历时10天,以南京的陷落而告终。中国统帅部在上海失守、中国军队主力元气大伤的不利情况下,仍调集兵力组织南京保卫战,广大守城官兵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全凭一腔爱国热情,以血肉之躯,力御强敌,这些都是值得称颂的。

       南京保卫战失利决非偶然。敌我力量对比的差距、战前不利的敌我态势和南京易攻难守的地形,是造成南京失利的客观因素。在主观指导上也存在严重缺陷:蒋介石不相信、不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寄希望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寄希望于陶德曼的调停,结果落空。在南京城不利于死守的情况下,蒋介石没有采纳部下“作象征性防守”和“适当抵抗”的建议,而决定死守,导致守军撤退失时,这不能不是战略决策的失误。在战役部署上,不是从实际出发,把防御的重点摆在南京外围,而是犯了城内不宜死守的大忌,导致守军无路可退,蒙受不应有的巨大伤亡。

       刚好才看纪录片 淞沪会战后 从太湖南北进攻 分别攻下苏州嘉兴 在攻下无锡湖州 在攻下宜兴常州 最后以东南西南两路攻打南京 你对着地图一目了然 望采纳

       好了,今天关于“日军进攻南京路线和兵力图”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日军进攻南京路线和兵力图”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