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旅游攻略 旅游攻略

马尾罗星塔公园军舰_福州马尾罗星塔军舰

ysladmin 2024-05-08 人已围观

简介马尾罗星塔公园军舰_福州马尾罗星塔军舰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马尾罗星塔公园军舰”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看看吧。1.罗星塔公园的地理位置2.罗星塔

马尾罗星塔公园军舰_福州马尾罗星塔军舰

       好久不见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马尾罗星塔公园军舰”的话题。如果你对这个领域还不太了解,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让我们一看看吧。

1.罗星塔公园的地理位置

2.罗星塔的精彩楹联

3.福州罗星塔公园福州罗星塔公园中山阁讲解词

4.福州马尾有什么好玩的?

5.关于福州马尾船政的背景

6.洋务派在福州创办的军事工业是什么

马尾罗星塔公园军舰_福州马尾罗星塔军舰

罗星塔公园的地理位置

       罗星塔公园位于马尾罗星山,面积2.33公顷。山脚沿闽江砌驳岸,西侧有潮江楼,南麓有望江亭。园中还有忠魂台、鸣潮阁、友谊轩等。山顶矗立罗星塔。附近有昭宗祠、福建船政学堂遗址、福建船政博物馆等。罗星塔俗称磨心塔,建在罗星山顶。原为古代港口航海灯塔的标志,早在明初就标绘在郑和航海图和以后的航海针经图册里,也是国际公认的海上重要航标之一,世界邮政地名称之为“中国塔”。

       罗星塔与马限山麓下的马礁,隔水相望。这段江面的潮水,变化万千,尤其八月大潮时日,“孤舟出海门,豁然乾坤白。浪花三千尺,石马不可见。”又明代林世壁的“横江渡头云水东,波回白马掳秋风。连山喷雪何如此?好似钱塘八月中”,把罗星塔的观潮,与杭州钱塘“八月中”观潮相提并论,足显奇观。但罗星塔下的潮水也有安静的时候,如谢肇浙有诗曰:“龙睡空江冷,潮归野渡横。掉歌中夜远,渔火不分明”。

       罗星塔形势险要:“地拟瞿塘看艳蓣,江同扬子见金焦。”1559年戚继光部下参将尹风把守马尾、痛击倭寇,到1656年郑成功北上抗清,在罗星塔筑堡训练水师,再到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800余水师官兵殉难的壮烈悲剧,都是历史的见证。所以《福建通纪》有述:重山环抱,层层锁钥,固七省(从辽宁至广东)形势最胜之区。

罗星塔的精彩楹联

       因为主要原因是福建水军的实力比法国水军要低很多,虽然福建水军有很多的船只,但是这些船都是用木头做的,不仅排水慢行进速度也非常慢,和法国水军的装备相比差了很多,而且当时福建水军发出的火炮对铁质的船体根本没有伤害力,所以在两军交战后福建水军的船只没过多久就被击沉了。

这支福建水军是左宗棠和其他大臣经过多年研究才制作出来的,当时是中国的第一支水军,在国内这支水军的实力可以说是非常强的,当时在国内排名第一,而且这些船的造价也是非常贵的,据说有二十五万两银子。当时福建水军的船只一共有二十五艘,多数都是造价昂贵的船只,可以说当时福建水军是全部国产的军队。

       不过在参加过一次战役后,福建水军就被击沉了,而且还是半小时内被击沉的,据历史记载,在战后的统计中大概有十一艘船被毁掉,还有几百人受伤和失踪,可以说福建水军在这次的战役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不过自从建立福建水军后,其作战能力一直非常强,而这些却吃了败仗,主要原因就是实力不如敌方。

       当时与福建水军对战的是法国海军,他们的船都是用铁来制作的,防御能力要比福建水军木质的强很多,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时清朝政府对这场战役非常犹豫,导致他们没有时间备战,所以才会全军覆没。

福州罗星塔公园福州罗星塔公园中山阁讲解词

       以下都是一些出自罗星塔公园内的楹联,其中不少在古今楹联界颇有名气

       罗星塔公园正门楹联:(系郑丽生撰,沈觐寿书)

       文笔插天,益壮山川景色

       楼船横海,弘扬史地光辉

       罗星塔公园边柱楹联:(系邵秀豪撰,赵玉林书)

       拔地摩天,不愧闽江锁钥

       环山抱水,堪称左海珍珠

       锁钥:开锁的器件。比喻在军事上相当重要的地方。左海:指东海,也是福建省的别称。

       罗星塔公园大门背面楹联:(系周书荣撰,蒋平畴书)

       爱旖旎名园,入座长邀莲渚月

       登巍峨宝塔,凭栏饱听马江潮

       马江,又称马尾,是闽江下游海军的天然良港。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两国之间在罗星塔下海域进行了一场战争,称“中法马江海战”,清政府800余水师官兵不幸壮烈殉难。

       罗星塔公园大门背面边柱楹联:(系郭道鉴撰,郑春松书)

       名塔长留,直刺青天罗星斗

       崇祠在望,难忘碧血洒波涛

       在中法马江海战中,福建水师全军覆没。1920年,由海军界和船政学校校友募捐经费,建立马江“昭忠祠”,即联中“崇祠”。1983年成立马江海战纪念馆。

       中山阁楹联:

       安危他日终须仗

       甘苦来时要共尝

       这副对联,是孙先生于1914年6月在一次叙别宴上集古句书联,相赠于黄兴同志的。黄兴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重要领袖。

       石塔凌霄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据沈觐寿记述,此联系沈葆桢所撰而非林则徐所撰。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算还历史本来面目吧。而据刘寂潮考证,作者应为清朝文人甘少潭。

       中流砥柱(叶向高诗句,沈觐寿书)

       地拟瞿塘看滟滪

       江同扬子见金焦

       叶向高《登罗星塔》原诗如下:

       冶城东望海天遥,谁遣中流一柱标。地拟瞿塘看滟澦,江同扬子见金焦。空山积雨无人到,画舫清樽有客招。宝塔消沉何处问,漫将遗迹问前朝。

       朝朝朝朝朝朝汐

       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是罗星塔公园的一副著名对联,作于清初,作者不详,其巧妙地运用汉字一字多音的特点,一个字重复了6次。朝,分别读作“今朝”之“朝”和“潮水”之“潮”;长,分别读作“长远”之“长”和“生长”之“长”,对联展现了一幅大海天天潮涨潮落的壮丽景象。

福州马尾有什么好玩的?

       1、想问福州罗星塔公园怎么样?2、朝朝朝朝朝朝汐,长长长长长长消。该对联出自何处?3、罗星塔的传说4、福州的罗星塔是福州的风水宝地吗想问福州罗星塔公园怎么样?

       罗星塔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罗星山,属马尾区管辖,1963年被辟为公园。公园内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见证。在这里,看船政人物风采,悟船政文化精髓。

       罗星塔公园面积2.88公顷,以罗星塔为标志,院内花木扶疏,风景秀丽,既是一座秀丽的江岸园林,又是福建船政文化的展示园,园内有“严复晨读”、“船政成功”、“左沈共襄”、“罗零基准点”、“中法马江海战与战场示意图”、“怒海填膺”和“孙中山坐像”等雕塑作品。

       山巅罗星塔,闻名海内外,被称为“中国塔”,列入国际航海图。登塔顶,闽江风光,尽入眼底。罗星塔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

       塔下是罗星公园,公园旁有国际海员俱乐部。登临塔顶,港口码头,开发区尽在眼底。江岸两旁还有古炮台,可以看到当年烟火弥漫的中法战役的古战场,可以看到昭忠祠凭吊为国捐躯的先烈。

       进入东侧园门,有一牌坊古色古香,夹道浓荫覆盖,山边一阁临江。园内一株古榕长于悬岩峭壁,枝叶荫盖300平方米。1993年因驳岸崩塌树毁。沿阶下山,有一处石洞,摩崖石刻“深幽”二字。西侧有望江楼,可以品茗小酌,山侧辟为儿童乐园。

       罗星塔公园是一座有历史的公园,园内有许多有关船政文化的古物,其中一个就是船政的“时空步道”。三个门框样式的建筑框架顺着阶梯层层递进,门并不是全部封闭,上方是空的,让人无限遐想。隧道有三个台阶,三个台阶所用的材料不同,也代表了船政不同时代的发展。

       更多关于福州罗星塔公园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朝朝朝朝朝朝汐,长长长长长长消。该对联出自何处?

       福州罗星塔。

       朝朝朝朝朝朝汐,长长长长长长消。这是罗星塔公园的一副著名对联,作于清初,作者不详,对联展现了一幅大海天天潮涨潮落的壮丽景象。

       罗星塔,为宋代柳七娘所建。相传柳七娘系岭南人,因姿容佳丽被乡间豪强看中,设下圈套,诋其夫罪,调入苦役。七娘随夫入闽,不久其夫被折磨而死。

       她变卖财产,在此建造一座石塔,为亡夫祈求冥福。由于塔下山突立水中,回澜砥柱,水势旋涡,如若“磨心”,所以也称“磨心塔”

       罗星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南部的闽江之滨,是国际公认的航标、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

       扩展资料

       塔内其他对联

       1.罗星塔公园正门楹联:文笔插天,益壮山川景色,楼船横海,弘扬史地光辉。

       2.罗星塔公园边柱楹联:拔地摩天,不愧闽江锁钥,环山抱水,堪称左海珍珠。

       3.罗星塔公园大门背面楹联:爱旖旎名园,入座长邀莲渚月,登巍峨宝塔,凭栏饱听马江潮。

       4.罗星塔公园大门背面边柱楹联:名塔长留,直刺青天罗星斗,崇祠在望,难忘碧血洒波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罗星塔

       罗星塔的传说

        罗星塔位于闽江下游三水合汇处的福州马尾罗星山上,塔即以此山得名,由于塔下山突立水中,回澜砥柱,水势旋涡,若磨心,所以也称磨心塔,原为古代航海灯塔的标志,早在明初就标绘在郑和航海图和以后的航海针经图册里。罗星塔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 罗星塔高31米,石质,七层八角,1964年经过大修,各层环灌混凝土,并添设铁链栏杆,名人题刻不少,现辟为旅游景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一是早年马尾一带男人多出海捕鱼或经商,女人常到海边盼夫归来。于是乡人捐资造塔。以慰女人之心,遂名;望夫塔,传说二说是一对姑嫂久望夫不归,天天登塔啼哭,后双双跳海,人们又把塔名改为姑嫂塔。

        据《闽都记》称,塔为宋代柳七娘所建,七娘岭南人,李氏女,有姿色,里豪谋强夺之,设计害其夫于罪,谪死闽南,七娘愤无可诉,尽卖家产,来到福建,捐资造塔,纪念其夫,日久塔毁,明万历年.间。-罗星塔被海风推倒,天启年间徐渤倡议重建,重建的石塔七层八角,高31.5米,塔座直径8.6米,每层均建拱门,可拾级而上,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就在塔下开火,石塔损伤多处,战后,在塔顶安装一颗铁球,以代替被炮火所毁之塔刹。1961年罗星塔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重修,建筑的艺术风貌,仍存旧观。

        塔下是罗星公园,罗星塔公园是船政文化主题的一个组成部份,面积2.33公顷,西侧有溯江楼,南麓有望江亭,园中还有忠魂台,鸣潮阁,友谊轩等。

       福州的罗星塔是福州的风水宝地吗

       福州的罗星塔不是福州的风水宝地。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为,罗星塔是福州一座十八世纪中叶建造的古代码头,位于福州市鼓楼区罗星桥南岸,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原名乾隆桥,后改名罗星桥,据说桥上有一石罗星,故称罗星塔。它不是福州的风水宝地,而是一座古老的历史遗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于福州马尾船政的背景

       马尾是福州市东南约20公里的一个小市镇,位于闽江口北岸。相传当地有块石头,形如马,头向罗星塔,尾向市镇,小镇故而得名。马尾作为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海军发源地,曾名噪一时。

       马尾马尾造船厂是福建省最大的造船基地;耸立江滨的千年古塔——罗星塔为闽江门户标志;东南10公里处,有闽江七景之一的金刚腿风景区。登临塔顶,港口码头、开发区尽收眼底。江岸两旁有古炮台,可在此看到当年烟火弥漫的中法战役战场,还可到昭忠祠凭吊为国捐躯的先烈。

       马尾船政文化游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倡导西学的洋务运动应运而生。1866年,中国洋务运动领袖之一左宗棠为“富国强兵”,在马尾创办了船政,弹丸之地就成为洋务运动的试验区。它以建造舰船和培养人才为主体,拉开了中国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序幕,缔造了在中国近代史上辉煌的船政文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五十三个第一,取得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新式教育、工业制造、西方经典文化翻译传播等丰硕成果,孙中山先生评价船政“足为海军根基”,福州马尾也被史学家誉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活化石。

       船政学堂,作为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发端,是中国第一个引进西方自然科学教材和创建先进教育制度的科技专科学校,也是中国近代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学校,孙中山先生曾计划来船政学堂读书,因阻于中法马江之战未能成行,可见这个学校影响的深远。它以“船政根本在于学堂”为指导思想,从成立到1946年,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电报学堂、第一所海军大学、第一所飞机潜艇高等学校、第一个航空中专和第一个技工学校,它还创造了我国近代公派留学生最多的记录。这里培养出了一代豪杰:有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严复,有铁路之父詹天佑,有著名的造舰专家魏瀚,有海军名将萨镇冰,有主持制造中国第一架飞机的福州船政局局长陈兆锵,有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罗丰禄,有译界泰斗林纾、王寿昌,有东学西传第一人陈季同……,他们都为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马尾船政创造了近代远东最大的造船工业基地,历史上号称“船政十三厂”,占地600多亩,船厂规模之大,被列为远东第一、亚洲第一,当时日本造船业也自叹不如,到后来才迎头赶上。这里是晚清造船最多的工厂,在短短的40年间共制造各式兵商轮船40余艘,占这一时期中国造船总量的82.3%。这里有中国生产的第一艘千吨级舰船、第一艘铁胁木壳船、第一艘铁甲舰、第一艘钢甲鱼雷舰、第一艘折叠式水上飞艇、第一艘猎雷舰和近代远东最大的兵舰。这里是中国产业工人的发祥地,造船工人总数占当时全国产业工人总人数的三份之一。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众多的国家级文物,有当时远东最大、世界第二的石砌船坞“一号船坞”;有世界上仅存的最古老的造船厂房;有保存完好的全国第一座造船设计院——绘事院……

       马尾船政堪称中国海军的摇篮,船政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海军人才,打造了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福建水师,它比北洋水师整整早了十四年,中日甲午战争黄海大战中中方十二艘军舰上的舰长都是船政学堂的毕业生,其中有十个人甚至是同级、同班的毕业生,所以著名的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这样评价道:“空前绝后的鸭绿江口黄海大战也是马尾船校以一校一级大战日本一国呢!”。在这里,还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被誉为“中国的珍珠港事件”的中法马江海战,福建水师官兵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倍受后人的崇敬与讴歌。

       马尾船政还是中国航空的发源地,1918年这里创设了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工程处,中国第一架水上飞机从这里起飞,此后13年间,马尾共生产17架飞机……

       无数个第一,让中国船政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是中国人民涵泳百年的历史骄傲。2004年以来,福州市政府深入挖掘船政文化内涵,着力打造船政文化主题公园,主要景点有罗星塔园、马限山园、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中法马江海战纪念馆、海博广场、船政轮机车间、一号船坞、绘事院、船政精英馆、梅园监狱、英领事分馆等,游人在这里可以看到船政精英们的足迹,领略中国近代史上的辉煌。同时,马尾作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台商投资区和科技园区为一体的现代化港口新城,也是人们旅游的极好去处.

洋务派在福州创办的军事工业是什么

       

        马尾地处福建闽江下游出海口,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自古是福州母城的水上门户,近代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

        1985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

        早在1866年左宗棠、沈葆桢在这里创办福建船政,这是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家专业机器造船厂,由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严复、詹天佑、萨镇冰、邓世昌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

        同时,福建船政开风气之先河,大胆提出“冷眼向洋看世界”,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传播中西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被称为中国近代历史的“活化石”,船政文化所涵盖的 “马江海战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福建船政建筑”分别于1996年、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弘扬船政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闽台文化交流、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自1998年,马尾先后投资上亿元,建造了船政文化博物馆,修复船政遗址,开辟船政文化旅游线路。

        2005年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被中宣部评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福州市马尾区船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马尾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和近代海军的摇篮,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马尾船政文化遗址群包括罗星塔园、马限山公园,公园内不但有中坡炮台、昭忠祠、马江海战烈士墓、圣教医院、英国分领事馆等大量船政相关古迹,还有新建成的大型船政群雕、船政精英馆等。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为中国第一个以船政为主题的博物馆,位于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马尾)昭忠路马限山东麓。

        该馆依山而建,为五层建筑,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正面造型为两艘乘风破浪的战舰,气势磅礴,颇具现代建筑风格。

        馆内陈列分为序厅、船政概览厅、 船政教育厅、 船政工业厅、海军根基厅、船政名人堂。

        通过大量船政文物、历史照片、图表、壁雕等,立体地展现了中国船政的诞生、发展与以“精忠报国、自强不息”为主旨的船政文化。

        马尾船政文化主题公园游:船政文化广场(参观反映船政风采、海军摇篮的大型雕塑)—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了解中国船政文化的发展历程)—船政文化主题公园马限山园(参观梅园监狱、英国领事分馆以及中坡炮台、观摩船政雕塑)—中法马江海战纪念馆(了解马江海战历史)—马江海战烈士墓(悼念在马江海战中为英勇抗敌而牺牲的福建水师官兵)—马尾造船厂(参观厂史陈列馆、轮机车间等文物古迹,了解船政发展中造船工业的兴衰)—船政

       清末设立福建船政后,随着福建船政制造厂和船政学堂的不断发展,马江附近的军港设施日益健全、船政制造的军舰和培训出的海军人才也渐成规模,清同治五年(1866),清政府命沈葆桢总理船政事务,统管造船厂和前后学堂、水师营。在连续建造3艘军舰后,经船政大臣沈葆祯奏请批准,将福建船政的军舰编成舰队,设轮船统领统一管理,首任轮船统领由原福建水师提督李成谋担任(福建水师与福建船政水师并不是一个概念,前者指的是福建省的旧式水师,就如同安徽水师、江南水师等),并制定《轮船训练章程》12条。同治十三年(1874),福州船政局拥有的舰船已初具规模,有万年青、湄云、福星、伏波、安澜、镇海、扬武巡洋舰、飞云、超武舰、靖远舰、振威舰、济安、永保、琛航、大雅等15艘,又从国外购得海东云、长胜、建威3舰,共有17艘军舰。经过数年发展后,至第三任轮船统领彭楚汉时,清廷为加强台海防务,于1879年7月4日颁上谕,清政府诏令闽局轮船先行练成一军,福建水师宣布成立。到中法战争前,福建船政水师已经成为中国吨位最大的一支舰队。在1884年8月22日爆发的马江海战中,船政水师几乎全军覆没,从此再未能恢复往日气象。

       福州船政局 1866年,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这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用以制造和修理水师武器装备。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总局。左宗棠的建造船厂,酝酿较早。1864年,他曾在杭州制成一艘小轮船,“试之西湖,行驶不速”。1866年,镇压了太平军余部以后,着手筹建船厂。他奏称:“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同虚设。”“臣愚以为欲防海之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同时指出:“轮船成则漕政兴,军政举,商民之困纾,海关之税旺,一时之费,数世之利也。”显然,他把建设船厂看成是富国强兵、得民惠商不可缺少的要务。经清廷批准,他便同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商订合同,议定自铁厂开工之日起,五年内由他们监造大小轮船16艘,并训练中国学生和工人。厂址设在福州马尾罗星塔地方。除开铁厂和船厂之外,船政局还设立船政学堂(又称“求是堂艺局”),分前后两堂,前堂学习法文,以培养造船人才为主;后堂学习英文,以培养驾驶人才为主。

        1866年9月,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赴任前推荐前江西巡抚沈葆桢任部理船政大臣。

        福州船政局制成的第一艘轮船“万年青”号,于1869年6月下水。至1874年2月,共造轮船15艘。至此,日意格等及法籍工匠数十人照原合同规定从船厂撤退,厂务和技术由船政学堂培养出来的学生接管。新造诸船,俱用华人驾驶。并由于洋匠挟技居奇,唯利是图,在1874年辞退全部洋匠。后来虽然也在采用新技术是雇用一些洋匠,但人数很少,雇用时间也很短。

        福州船政局建厂费用不40余万两,由闽海关四成结款拨付。常年经费每年60万两,亦由闽海关以六成洋税项下按下月以5万两拨付。后来又由闽省茶税项下和沈葆桢兼办台湾防务的费用中以‘养船经费‘名目,按月拨付2万两。至1874年,共用银535万余两。1878年以后,闽海关不能按照原来规定按期拨款,积欠甚多,以致造成经费短缺,生产困难。自1874年至1895年,生产萎缩,二十多年中共造船约20艘,平均每年不到1艘。

        船政局在办厂过程中,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在造船技术方面则逐渐有所提高。最初只能制造150马力以下的木壳,到1887年则制成第一艘铁甲船,轮机也由旧式单机改为复合机,马力由150增至2400,在中国近代造船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至中日甲午战时福建船政所造舰船如下:

        舰名 舰种 完工日期 排水量 造价 隶属 附注

        “万年青” 运船 1869.6.10 1,370吨 163,000两 福建水师 1887.1.20撞沉

        “湄云” 木质兵船 1869.12.6 578吨 163,000两 北洋水师 1895.3.6被日俘

        “福星” 木质兵船 1870.5.30 515吨 106,000两 福建水师 1884.8.23被击沉

        “伏波” 木质兵船 1870.12.22 1,258吨 161,000两 福建水师 1884.8.23自沉

        “安澜” 木质兵船 1871.6.18 1,258吨 165,000两 福建水师 1874.9.29遇风沉

        “镇海” 木质兵船 1871.11.28 572.5吨 109,000两 福建水师

        “扬武” 木质兵船 1872.4.23 1,393吨 254,000两 福建水师 1884.8.23被击沉

        “飞云” 木质兵船 1872.6.3 1,258吨 163,000两 福建水师 1884.8.23被击沉

        “靖远” 木质兵船 1872.8.21 572.5吨 110,000两 南洋水师

        “振威” 木质兵船 1872.12.10 572.5吨 110,000两 福建水师 1884.8.23被击沉

        “济安” 木质兵船 1873.1.2 1,258吨 163,000两 福建水师 1884.8.23被击沉

        “永保” 木质兵船 1873.8.10 1,353吨 167,000两 福建水师 1884.8.23被击沉

        “海镜” 运船 1873.11.8 1,358吨 167,000两 北洋水师

        “琛航” 运船 1874.1.6 1,391吨 164,000两 福建水师 1884.8.23被击沉

        “大雅” 运船 1874.5.16 1,391吨 164,000两 福建水师 1874.9.29遇风沉

        “元凯” 木质兵船 1875.6.4 1,258吨 162,000两 福建水师 1894.11被日俘

        “艺新” 木质兵船 1876.6.10 245吨 5,100两 福建水师 1884.8.23自沉

        “登瀛洲” 木质兵船 1876.9.15 1,258吨 162,000两 南洋水师

        “泰安” 木质兵船 1876.12.2 1,258吨 162,000两 北洋水师 1937自沉

        “威远” 铁胁木壳兵船 1877.5.15 1,258吨 195,000两 北洋水师 1895.2.6被击沉

        “超武舰” 铁胁木壳兵船 1878.6.19 1,268吨 200,000两 南洋水师

        “康济” 练船 1879.7.21 1,310吨 211,000两 北洋水师

        “澄庆” 铁胁木壳兵船 1880.10.22 1,268吨 200,000两 南洋水师 1885.2自沉

        “开济” 铁胁双重快碰船 1883.1.11 2,153吨 386,000两 南洋水师 1902.6.22爆炸沉

        “横海” 铁胁木壳兵船 1884.12.18 1,230吨 200,000两 南洋水师 1886.2触礁沉

        “镜清” 铁胁双重快碰船 1885.12.23 2,200吨 363,000两 南洋水师

        “寰泰” 铁胁双重快碰船 1886.10.15 2,200吨 366,000两 南洋水师 1902.8.17撞沉

        “广甲” 铁胁木壳兵船 1887.8.6 1,296吨 220,000两 北洋水师 18949.17搁浅

        “平远” 钢甲钢壳兵船 1888.1.29 2,150吨 524,000两 北洋水师 1895.2.17被日俘

        “广乙” 钢胁钢壳鱼雷快船 1889.8.28 1,110吨 200,000两 北洋水师 1894.7.25搁浅自焚

        “广庚” 钢胁木壳兵船 1889.5.30 316吨 60,000两 广东水师

        “广丙” 钢胁钢壳鱼雷快船 1891.4.11 1,030吨 200,000两 北洋水师 1895.2.17被日俘

        “福靖” 钢胁钢壳鱼雷快船 1893.1.20 1,030吨 200,000两 福建水师 1898.7遇风沉

        “通济” 钢胁钢壳练船 1894 1,900吨 1,100,000元 中央海军 1937自沉

       好了,今天关于“马尾罗星塔公园军舰”的话题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我的讲解对“马尾罗星塔公园军舰”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